闷挂面怎么做好吃?

柏彦君柏彦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焖”,这个字很有意思。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大人去看戏,那些戏台上常常有一方小小的台面,上面摆着茶壶、茶碗,还有一些干果、点心之类的东西。台上有两个人,一人念,另一人就在那边敲锣打鼓,有说有笑。他们一边说着话,一边还不停地往嘴里送食物——那就是所谓的“说书”“评书”。 我常想,这些人真棒!光吃饭不干活还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一直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上了大学,看到了《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节,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边吃边谈的形式最早在荣国府里就有啊!

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走到栊翠庵那里时,妙玉出来招待。贾母刚说了句“这女孩子该喝一壶了”,哪知妙玉很伶俐,马上回道:“妈妈(贾母)说的是,我们该喝点酒了,姐姐(林黛玉)你同老太太吃了饭去,若不吃东西呢,就喝杯茶,接着再玩会。” 这里妙玉给贾母介绍的饮食是“茶”。但到了第四十回,“螃蟹宴”上,众人吃得高兴的时候,又出现了“茶食”。史湘云说吃饱了吃烦了,宝玉就说:“吃酸醋。”随即端出一盘子醋来。 这两次出现的“茶”和“茶食”,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因为“喝茶”这个词如今已经通用,所以我小时候看到的“茶”都是带木字的“茶”,写成“茶叶”“茶杯”等;而这里的“茶食”应该就是现在的“茶点”了。

从“喝茶”“茶食”再到后来的“饮茶”,我一直在关注着这些文字的变化。其实它们反映的是一种风俗的演变。 “饮”是个会意字,上面是“言”下面加“水”——就是说和水发生关系(喝水)就得用言语表达(交流)。可见得“饮”最初的意思是把水喝下去,与“吞”“喝”意思相近。但后来人们把“饮”用来指代喝茶、饮酒等一切需要张口说话的进食行为。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字——“饮”,把它当作喝茶的“茶”字。这个“饮”,古书里说:“执爨(zuàn),为饔庖,行酒,坐饮,教舞。”(《汉书·王嘉传》)这里的“坐饮”就是指坐着吃东西。 所以回到问题中来:“闷蒸面条”就是把面和匀了之后,放在一个比较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发酵,让其成熟变香。这个过程和“酿酒”“制醋”非常相似。所以在“闷蒸”之后,就可以像灌装白酒一样把面团灌进各种形状的器皿之中,让它继续发酵,最终形成不同风味的面食,如馒头、花卷、包子、烙饼、饺子等等。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