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曰是什么生肖?

武熠辰武熠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夏”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两只手拿着工具在挖土(如图),本义是夏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夏,假也。”是说夏季炎热,人们需要歇息、假去之意。 “夏”字金文及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说文解字·夏部》:“夏,中国之人也;从页,从大,此二字皆谓大人之义。自秦以前,人呼夏为下。汉书音义曰:‘夏,下也,此云下者非也’。”“夏”的简化字写作“夏”,今通行版本《说文解字》将“夏”字重新排版成现在的样子。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夏”:“夏,假雅切……或作‘下’,亦误。”“下”字《说文解字》原注音作xia4,段注:俗读如蛤(xia3)。

综上,古人造“夏”字表示夏天,同时也表示华夏部落,用“夏”来指代中原地区,用“下”或者“蛤”来形容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黄种人。 现在我们提到十二生肖中的“午”属相,多会想到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以及午间十五的“午时三刻”,事实上这些风俗都是在汉代后才有记载的。而先秦文献中提到的“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与十二地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战国末年及秦代已经确定并流传下来。

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中有载: “寅者,日月所始,故老子以寅为青阳,谓之孟春。辰者,言万物之辰,亦谓春分。未者,言万物之末,亦谓夏至。申者,言万物的更新换朔,亦为秋分。酉者,月之始,故曰仲秋。戌者,言万物之终,故称霜降。亥者,天地所闭,阴盛阳微,故曰小雪。子者,乃一月之日,故曰冬至。丑者,十二月之时,故小寒。寅者,正月之时,故惊蛰。卯者,二月之象,所谓春分也。辰者,三月之象,所谓清明也。巳者,四月之象,所谓谷雨。午者,五月之分,所谓芒种。未者,六月之象,所谓小暑。申者,七月之音,所谓立秋。酉者八月之音,所谓白露。戌者九月之音,所谓寒露。亥者十月之音,所谓立冬。子者十一月之音,所谓大雪。丑者十二月之音,即小寒也。”“十二支”与“十二月”的关系如此紧密,可见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久远。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