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仲春是几月?

东方远涛东方远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二十四节气中,春分排在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 今年春分的时间为3月21日4时56分。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雷响,万物长”“雨水落,惊蛰至”,立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雷雨天气也逐渐增多;到了春分时节,气候温和,阳光明媚,正是春耕农作的佳期。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虫始振,萌动而起。”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开始苏醒。

“春分,悬衡而定其位”。春分这一周,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公转速度加快。在地球上,阳光直射点始终在北回归线以及南回归线上下移动。过了春分,白天一天比一天长,进入白昼时间超过16个小时。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气温升高,正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时候。

古人把自然界的雨分为“谷雨”和“清明”两个节气,意思是说,谷雨到来,春雨如油,滋润万物;清明之时,气清景明,草木繁茂。其实,这个划分并不是那么准确。比如南方地区,真正进入到“清明”时间的平均温度甚至还没有达到10℃,而“谷雨”期间却已经有15℃左右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谷雨临近农历三月,正是暮春回潮、百花凋零的时段。但是,对于海拔高的山区来说,由于温度较低,花期相应推迟。

“黄梅雨天晴,无云万里晴”——立夏前后,天阳猛烈,阴雨绵绵,黄梅成熟。此时气温迅速升高,雨量骤增,正如古诗所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古时,人们用土圭测量日影长度,确定“夏至”。随着现代天文科学的发展,“夏至”的日期已经可以用计算机准确地算出来,就是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所谓“小满”,就是说麦田将满,但尚未全熟。所以这个时候的农活主要是除草和施肥。 “芒种,忙种”——到了芒种,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种植水稻,移栽玉米,采摘杨梅…… “夏至阴生,不用扇摇。小极阴中,物致丰肥”——夏至之后,天地间阳气最盛,阴气初生。从这时起,万物不再蓬勃生长,而是向丰盈茂盛进展。

“小暑夏阳浓,万物生长快”——小暑正值初伏前后,天气火热,草木繁茂。

“大暑连天热,雷雨更惊雷”——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前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也是雷暴最多的季节。古人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形容的就是这段时光。 “立秋处暑正当暑,气温由高转向低”——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在古代,立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到了这天,虽然白天的气温仍保持在炎热,但是夜间的气温将会明显下降。

“寒露霜降,深秋晚秋”——寒露之后,露水更加寒凉,霜降则“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植物都开始结果实或者种子。

“立冬小雪雪封地,大雪冬至隐龟形”——立冬后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气温持续下降。冬天到来后,阳光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昼短夜长,雪落无痕。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这段时间气温骤降,除了华南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都出现雨雪天气。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