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政字属什么?

晏宁宁晏宁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行”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全称“行走之形”或“行字部”。凡从行的字都同“行走之形”有关。 关于行字部的解释《字源》认为:“象人肩之形。此字本读xiàng,亦假借作háng、hàng” (第五版)。也就是说,古代这个字读xiàng的时候,表示的就是“人行”的意思;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又出现了形声字:用“戈”做偏旁加音“杭”,读háng;再后来出现了一个新的形声字“行”,用“走”做偏旁加音“杭”,读音háng。那么这三个字形音都一样的字,意思有什么区别吗?答案是:都没有区别,都表示人在移动。

不过《字源》这里说得有点含糊其辞,我认为应该更明确地说:古代这个字只表示人“步行”的义项,而háng和xíng这两个形声字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多音字”所引起的繁复。 因为古人发现,这个字除了表示“行人”之外,还是个多音字——在表意时,可以理解为“向前进”的“行”,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这时读hánɡ。例如《诗经·卫风·伯兮》: “然子之往,虞云从何?岂无他人?维子之故。……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其中“美且异”的“异”就念hì,意思是“送我礼物”。

《字源》没有提到“行”的这个读音和意义,但是张舜徽先生在《约斋字说·卷下·行部》里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解释了来源: “‘行’之本义爲‘步’,古文或从彳,或从止,均表‘步’之意。后人知‘行’爲‘行’字,因‘行’有‘路’义,遂于路旁加‘彳’,作‘行’。‘行’又有‘道’義,今字作‘行’。”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代的字法规则要求“同音字”必须区分意义和使用环境,因此古代那个只表示“前行”义的“行”,现在加了声符“行”;同时为了避免混淆,把原来表示“步行”意义的“行”字,改成另一个形声字“行”。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