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发行大额货币吗?

郎兢郎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放水”和“大规模印钞”,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 这次疫情的发生,让全球多国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钞票。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效仿呢? 先看看国际上都是怎么操作的。 以美国为例,这次疫情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疯狂降息至零利率并重启QE,即无底线印钞放水,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膨胀到了7万亿美元之上。 但美国毕竟是发达经济体,底子厚,就算不断印钞,对国内通胀影响并不大。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4月CPI数据,美国CPI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增长1.4%;6月份CPI同比上涨1.6%,核心CPI上涨2.2%。 从数据上看,美国的CPI始终在可控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剧烈的通胀。 所以,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和美国类似的货币政策,就是无限量宽松,开动印钞机,往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以此刺激经济快速恢复。

当然,美国这种无底线印钞的行为也会产生副作用,最大的问题还是通胀。 毕竟钱都是纸,你不管怎么样印制,总量就那么多,只要你不加限制地超发,肯定会有其他地方涨价,来吸纳这些现金。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各国央行净抛售了2889吨黄金,创下历史新高。 这说明各国都在减持黄金储备,而增持美元资产。因为相比起黄金,美元资产的收益率还是要高不少。 而我国作为世界工厂,进出口贸易大国,外汇储备丰富。面对欧美如此宽松的货币环境,我们是否要增加美元资产,抵御风险呢?

我觉得不用太担心。首先,我国的汇率制度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有政府一手操控,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涨幅明显,这实际上减少了企业的汇兑损失,增加了外贸行业的利润空间。另外,我国的外汇管理也非常严格,不允许热钱大肆侵入。所以,尽管国外印钞不止,我国的货币政策依然是有为而放开的。

其次,我们要看到,当前全球经济的衰退实际上是供需两弱造成的。需求方面,民众失业,收入水平下降,消费能力不足;供给方面,企业没有订单,投资意愿很低,生产停滞不前。所以,目前的通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要着眼于今后的中长期规划。现在启动大规模基建、加大补贴力度,短期内确实能迅速提升GDP增长,但是长期来看,效益并不明显。 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完毕之后,租金收入会转化为政府的税收,而补贴出去的钱,一部分会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更多的一部分会被企业所得,成为企业的盈利,最后转化为资本收益。这些最终都会导致通胀上升,比当下直接印钞更可怕。

而且,现在我国M2的增速已经达到11%,这个数值已经是高于GDP增速水平。如果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各种准备金率,实际流动性投放更是非常有限。 所以,相比起欧美动辄0%以上的基准利率,我们的货币政策确实是有空间,可以进一步放松的。 我觉得,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形就是:央妈继续小幅降准,释放一些流动性,同时引导LPR利率下降,通过成本端减轻企业负担,刺激实体经济。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