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有哪些期量标准?

覃中侠覃中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期量标准的提出,必须基于业务场景、业务数据,且能真实反映业务情况; 其作用是规范行为、控制风险。 如果一个指标没有基于业务数据,那它必然是没有依据的;如果没有业务场景作为基础,那么这个指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同时,为了有效执行这个管理指标,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及落实措施。 举个案例说明: 我们公司(互联网保险企业)需要监控员工每天的在线时长,来考察员工的劳动纪律和工作效率。于是我们制定了下面这样一个考核指标: 每天上下班各一次签到签退,系统会自动统计员工的在线时间。不过由于系统采集的是离线状态,因此无法判断员工是否真正忙,还是仅仅只是因为没空点击鼠标而导致的缺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增加了以下管理方案并制定了实施细则: 根据业务需求,设置合理的上线和下线时间; 所有关键岗位(涉及销售、运营、支持等部门)的员工均须接受考核; 对于出现频率较高,但又难以自证的违规行为,如“下班过后仍在线”,通过其他辅助手段(微信聊天记录等)予以证明; 对违规人员采取约谈提醒、通报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罚,并在部门例会中予以通报。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所以你看,一个想要生效的期量标准一定要具备以下内容:

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指标? 这个目的必须要基于业务需求才能成立。如果因为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员工的勤奋程度,那么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在工作时间确实做了与销售/运营/支持相关工作。否则的话,这个指标就失去了意义。

可衡量的标准——要如何确定达到这个目标的程度呢? 不同的岗位、职责有不同的要求,所对应的标准也应该是有差异的。不能以偏概全,笼统地设定一个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标准。

可行的实施方法——既然目标已经明确了,衡量标准也确定了,接下来就要思考该如何去实践,让这个目标和标准成为现实。 合理的监管流程——有了目标、标准和流程,还不够,你还需要让负责监督的人知道该如何监管以及发现违规之后该怎么做。不然的话,整个体系就是纸上谈兵。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