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土怎么养生?

解彩军解彩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影响的,人也不例外。人的身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联系五脏六腑,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五脏之间也会形成生克关系,即相生相克。“生”是指升、长、化、生的意思,“克”是抑制、战胜的意思。

在五行中,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具有炎上的特性;土具有长养万物的特性;金具有敛降、肃杀的特性;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这五种特性依次循环,因此称之为五行。 在临床上,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体内的阴阳五行的偏盛偏衰来推测其病变的部位及原因。如脾阳虚常伴有土虚木郁或土虚风动;心火旺常伴有心火上炎;肾阴虚常伴有肝肾阴亏等。

二、五行与四季的对应关系 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每年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三、如何运用五行养生 运用五行养生,主要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即补、泻、静。

(一)补 五行中缺什么就要补什么,这就是补。因为四季有交替,月份有循环,一天有昼夜,补也要讲究时间和方法。 比如春天到了,树木要发芽生长,这时如果身体缺乏阳气,可以借助春季的大自然阳刚之气加以补充。如果缺乏水土,也可以适当补之。但必须注意,补是有限度的,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人体不需要的东西,即使补得再多,它也不会产生功效,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和痛苦。

(二)泻 五行中哪个属性太过,就需要泻掉一部分。比如夏天来了,天气燥热,人心浮躁。若此时心火过亢,就需泻心火。心火下来了,烦躁的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所以,有时治疗情绪病,要从清心降火入手。 除了心火以外,体内有其它任何多余的,超过正常值的需要排除的物质或能量,都叫泻。只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多出汗,就可以帮助身体清除多余的部分并达到调养的目的。

(三)静 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心态要平静。让心归于宁静,是为了减少机体能量的消耗,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即纠正体内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只有心静下来,身体才不会过度消耗。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