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狙击日本经济?

穆宏佳穆宏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美国的目的不是“狙击”日本经济——这说法太有敌意了。 当时美国面对的经济问题远比日本严重得多,所谓“美国战后最大的危机”就是指1973年的石油危机(第二次)和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美国还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GDP增长停滞(64-73年间)。 在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之后,美国又经历了一次长达十年(95-05年)的GDP增长停顿/负增长。 这三次危机加起来,美国的GDP累计下降了将近一半。

相比之下,日本在战后仅经历过一次小小的经济增长停顿(60年代初),之后的连续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日本的GDP增长了五倍还多。 从经济的总体数据上看,是二战后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美国,成了日本的“手下败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为什么拥有最强大经济实力的美国,反被看上去弱小的日本给比下去了呢?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核心的因素是美国自身选择了错误的经济发展路径。

为了刺激战后低迷的经济,美国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推行福利主义/赤字财政政策。同时为了避免物价上涨,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

这一增一减之间,美国出现了所谓的“滞涨”现象——“增产不足、通胀高企”同时存在。 而日本在六七十年代也经历了同样的困境,同样面临“滞涨”。但是,与美国的做法完全不同,日本当时的对策是坚决不搞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坚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使用,既增加了政府的公共开支,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实现了增长的目标。

结果日本的经挤增长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而美国的GDP虽然也在增长,但边际效率不断下降。 到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放弃福特主义/凯恩斯主义,采取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大幅削减税收,加强军队建设,推行金融自由化。 里根的供学主张确实刺激了美国的私人部门,但带来的副作用则是收入分配恶化,社会矛盾加剧。里根执政期间,贫富差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一。

到了克林顿时期,虽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效果已大不如前——因为赤字已经用光了好莱坞的利润。而日本此时却已经将GDP翻了一倍有余。 美国后来虽然在经济上超越日本,但在其他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如平白无故地多了将近200万吸毒者(莱特兄弟造飞机时都不吸鸦片);由于医疗改革不到位,医疗保险的支出远远大于日本;犯罪率远高于日本等。

一句话,美国虽然经济上的确比日本强很多,但在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上,却是越变越回去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