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的五行到底属什么?

童韵涵童韵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好! 先明确一下,《说文》所谓“扬”,即今之“杨”字,古文字形如下 从字形上看,当为草名,而且是树(木)上长着艹的那个草。 《康熙字典》引《唐韵》曰:木也。《集韵》亦云:杨,木姓。可见唐宋时代杨氏以“杨”作为自己的姓氏。 但是!但是来了——《集韵·阳部》又云:“揚,去聲,葉羊。”又同卷「陽」字注:「楊,或作陽,音羊。」「陽,去聲,亦音羊。」 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普通话尚未统一音变规则之前,「楊」字的读音有两种——“阳”和“羊”,而“阳”字又分平、去两声;那么「揚」字的读音也有两种:一是「陽」,二是「羊」。

《切韵》系音书对古音的记录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同一个字,可能属于不同的音字范畴,也就是它的发音不同但都属于同一字。这种情形一般叫做「多音字」。比如「天」字,《切韵》系音书把它记录为「田稽切」(《广韵》)、「丁兼切」(《集韵》),实际上它的读音有三种「tiān、tiáo、diē」。 再回到“杨”字。根据上述两条记载,“姚”字在宋元之际有两种读音:一为「yáng」,一为「yāo」。「yíng」字也是同样的情形。 所以明代嘉靖年间陈第撰著《郑堂读书记·卷之二·方言》中说道:“今吴人谓‘杨’为‘羊’,谓‘杨’树为‘羊树’”。 这就是说,由于「楊」字在口语里普遍读作「Yáng/Yang/yéng」,于是文字学家们觉得它理应属于“王”部,所以从“王”旁;但又由于它古时两种读音,所以在文字系统里显得有些矛盾。

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近代,因为汉语四大音系里,除闽语保留浊音尾外,其他三语都清化了,于是到了光绪壬寅年修撰的《新编字典》里,“杨”字被确定读作「Yang/yang/yang」。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杨”字从“王”旁的“阳”部的字,为什么现代大部分北方人都念“杨”? 这是因为,在北方话中,“阳”字通常读作第二声,而“羊”则读作第三声。所以“杨”从“阳”得音。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