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不是绩优企业?

徐肇敏徐肇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大家不怎么听到的观点,银行的盈利实际上非常依赖宏观经济,在宏观景气的时候,银行很容易放贷,收贷也会比较容易,坏账率也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是在一个经济下行,需求不足的环境中,银行为何要增加贷款,难道是看着GDP增速下降,为了刺激经济运行吗?不会的,银行只会减少贷款,因为经济越差,坏账的可能性越高,而银行作为以经营风险为代价获取收入的金融机构,必然要控制风险,降低坏账的可能,所以经济下行的阶段往往是银行的营收增长的阶段(坏账率高增的情况下)。反过来,在经济向上的阶段,虽然银行也赚钱,但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劲(增长靠资金成本,杠杆作用并不明显)。 因此从利润表的角度来看,银行的收入主要依赖于贷款规模(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非利息净收入),但我们看到大部分银行的贷款规模都是大幅增长的,比如2017年工、农、中、建4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资产超过5万亿元,加上其他小型商业银行,总体贷款规模增幅很大。

同时我们观察到除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央行降准降息以外,大多数情况下银行间利率(shibor)都是处于不断上行趋势(图1),这意味着银行的融资成本一直在上升。我对于银行通过扩张贷款来增厚业绩存在较大疑虑,只有当贷款利率下调至足够低的情况下才值得银行大力放贷,因为目前阶段经济的结构调整仍然在持续,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都在进行之中,很多行业亏损面扩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在积累,我不相信商业银行会无视风险加大放贷力度。

如果观察资产负债表的左侧,的确可以看到银行的大额贷款投放(贷款规模增幅巨大),然而银行的利润表并没有反映出更高的收益,相反,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税收的增加,银行的营业支出也在大幅增加。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点,银行的大部分业务其实都属于信用业务,即银行在没有任何抵押品的前提下把资金借给别人使用并收取利息,这类业务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银行就会出现亏损;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趋严,原本可以规避的合规风险也开始显现,比如目前银行面临的部分不良贷款正是由于前期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形成的。

综上我认为银行的盈利并不是来自于信贷规模的扩张,而是来自于成本的控制和风险的对冲,在经济上行阶段,银行依靠流动性溢价获得的收益并不能持续的支撑高业绩增长,在经济下行阶段,为了对冲风险增加的损失往往被净利润的增长完全抹平甚至超出。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判断行情的时候更关注资金价格(shibor)而不是总贷款规模的原因,只有在shibor下跌,市场流动性溢价下降至较低水平时才是银行加码贷款的时机。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