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加什么时候?

陶守全陶守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加息”、“降息”问题,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机制的探索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从1996年就开始实施货币政策,开始建立市场利率和汇率机制,但是当时由于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还不是国际结算/通货,所以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进程; 直到2005年底,外汇管制放开,人民币成为国际通货,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美元挂钩、一篮子货币和区间浮动相结合);

此后,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地调整政策,先后于2007年和2010年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到20%和21%的水平,同时,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还曾经动用4万亿资金注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应该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稳定了中国经济,促进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状况有所不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国际收支“双顺差”,热钱流入明显,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严重,物价上升显著,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 从目前的形势看,一方面要防止通胀,另一方面要鼓励经济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出现了“紧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要兼顾两者,既要防止通胀又要支持经发展,把握好两方面的力度;

基于上述分析,我个人认为短期内(一年之内)可能会继续保持现状,既不下调也不上调利率(可能有些偏保守的预测是维持当前水平至明年春节前后,不过这种概率不大),但是不排除年末或者明年初调高利率的可能,因为目前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需要继续关注;

长期来看,利率必然是下行的,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很高,货币需求旺盛,而供给方面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生率下降,未来的货币需求量会逐步下降,而央行采取相应措施后,也会引导货币需求的下降,因此长期的利率水平必然会逐步下降直至达到均衡水平;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