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字五行几画?

隋梅彦隋梅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卿,拼音[qīng],部首月笔部,五笔EHTH,总笔画10,简体部首月部,繁体部首肉部 。

《说文解字》释之曰:“卿,美称也。”。 段玉裁注曰:“凡军所呼曰‘卿’者,谓将士之功,故《墨子·号令篇》:‘群臣大臣不谏,右行不疾,失戎士;二千石官属,令长不听令,受私斗,死罪。’是军中所呼,以卿为功。” 也就是说,古代军队里对于立功的将士,要用尊贵的称呼来称颂他。因此就有“卿”了。

《礼记•檀弓下》载:“卿大夫及其子弟,有罪,小者屏之远方,大者覆其宗。”意思是地位高贵的族人犯了错误,就要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以示惩罚。这似乎也暗合了今天对犯错误的官员进行贬职的处分。 所以后来“卿”便用来指代高官了。《屈原贾生列传》里有“入朝执笏,出朝驰马”,这是用“卿”来表示朝见天子时,文武百官的位次。

不过,虽然古书上常常出现“卿”字,但将它用作官名却是汉代的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卿部》里说得很清楚:“汉制,天子置三公九卿,丞相尚书令侍中以下至走卒,谓之百僚,皆以其属为名。” 三公九卿里的“卿”,其实是指汉代中央政府里高级官员的意思。因为九卿中有太仆、宗正等,这些部司的首领官儿可是正部级呢!而其他各部的部级干部,则以“郎”字来表示。所以后来我们读到的唐诗宋词里,常有诗人自己夸耀是“天子近臣”“君王宠臣”之类的句子。 如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行堪倚傍,消沉此日甚可怜!”

当然,这些官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动的。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变化。因为宋朝设立三省,不再以中书省为宰相衙门,而把门下省与尚书省合在一起,称为“两制”。同时,还设了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关,与中书门下并列为“两府”。于是,宰相的助手称呼也发生了变化。

旧时的“三司”(刑、户、工)变成了“两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称之为“两制三司”。另外,宋代还在京城的内外设立了十一个转运使司,负责一路或者数路的财政、税收和调派官役等任务。 由于“转运使”的头衔很大,以至于许多文学家喜欢拿它来做文章。比如苏轼写的《杭州龙井寺》里有这样一句:“茶具待嘉宾,清言忘形骸。”这里的“嘉宾”就是用来代指“转运使”的。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