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动物有什么作用?

贝雯鑫贝雯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讨论这个主题前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是否所有动物都要睡觉”,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不用睡觉时,它们都在干吗”。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睡觉,例如一些昆虫就不用睡觉(至少在实验室条件下)[1]. 它们的脑电活动和人类及哺乳动物的脑电活动不一样,有规律的波峰和波谷。但是,如果拿掉他们的眼睛,这些昆虫的脑电活动会接近人类的。所以,虽然眼睛对于睡眠很重要,但并非不可缺少的。

有些环节动物也需要睡眠,如蚯蚓会在晚上停止运动,进入休眠状态。不过,这些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所具有的“睡觉”与哺乳动物或人类所具有的“真正的睡眠”是不同的——它们并不是在深度睡眠。因为在深睡期,大脑不会记录到快速眼动活动(REM)。而如果没有了 REM 阶段,身体修复不能有效进行,体重也会开始增加。另外,缺乏 REM 的睡眠会导致记忆力和情绪出现问题,而且更容易衰老。看来我们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脑健康和睡眠!

那除了睡眠外,那些不睡觉的时间都干嘛了呢?其实很多有机体在非睡眠状态下同样是在休息的——只是这种休息不是以睡眠的形式出现而已。例如,一只蜜蜂可以在 42℃高温下持续飞行,或者是一只蚂蚁能够背负超过自身体重 600 倍的物体,又或者是你在看电视的时候,猫主子在你腿上打了一个小盹……这些看上去非常“异常”的动作,其实都是在休息——不过是“异态的睡眠”罢了。 [1] 如果不用睡觉时,它们都在干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说,为什么婴儿需要频繁夜奶? 原因是婴儿大脑中的抑制性神经元发育不全,在夜间睡眠时会有大量的觉醒需求,这种高唤醒状态会让宝宝不断醒来自我刺激,直到父母抱起、安抚。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睡眠都是通过大脑中特定的区域调节的,而这些区域大部分会受到神经递质的影响。例如,影响睡眠的常见药物阿米达普仑(amitriptyline)就是通过作用于脑内特定区域从而起到让动物入睡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些神经递质,或者这些递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导致睡眠缺乏。 对于婴儿来说,体内黄体酮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夜间的睡眠。对于成年女性来说,孕早期(怀孕前三个月)体内的黄体酮水平就会迅速升高,这个时候如果有失眠的问题,往往是由于黄体酮水平偏高引起的。

而对于男性而言,如果想要达到睡眠改善的效果,则需要服用含有微量雌激素的药物,比如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这是因为已经证实,如果男性体内缺少雌激素,那么大脑中受这种激素影响的区域就不会发出睡眠指令。 所以,睡眠是通过生理机制来实现的,它是大脑特定区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