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gg平均多长?

花天意花天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2016年特朗普当选,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美国经济持续恶化,GDP增速为新世纪最低水平(0.95%),CPI不断刷新纪录。 同一时期,中国GDP累计增幅为6.3%,财政赤字率(财政透支程度)从2.17%升至3.6%。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CPI)为-4.5%,下探至新的低位;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幅度(PPI)为-3.8%,创下负值新低,通缩压力明显。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胀预期”,此后在2017年和2018年的会议中陆续出现。到了2019年8月,“通胀预期”被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的“合理预期”所取代。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专项债券限额。截至 4月底,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到 1.2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7421 亿元。

在这一轮刺激中,基建项目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发改委公布的信息,今年新增的 2.3 万亿元财政赤字中的 2900 亿元,用于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其中的 1 万亿元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 4 月 20 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中提到,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下降 7.3%之后,二季度大幅反弹 13.5%。 除了基建领域,还应该注意到的是,为了对冲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2020年中国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力度和速度都创了历史新高。

在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 LPR 利率体系中,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LPR 利率分别下降 30 个基点和 40 个基点。同时,逆回购、MLF 和 SLF 的利率也在大幅下调。 中国货币市场的灵活调控不仅惠及企业,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直接或间接给居民带来了实惠。 比如,对低收入者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发放特殊国债和贴息贷款等等。这些举措都为稳就业、保民生奠定了基础。 当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无往不利。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债务堆积、资产泡沫、流动性过剩等风险。而在应对外部环境趋于紧张的情况下,内部风险可能更加值得关注。 从国际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处于负利率状态,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形势变化,央行不得不加大货币政策调节力度,以维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导致资产泡沫、流动性过剩,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生活成本也有所上升。受疫情冲击,国内外需求下滑,许多中小企业效益不佳,经营压力较大。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公共财政支出加力提效的同时,部分民生类和社会保障类支出仍然偏紧。这很可能导致未来居民消费能力不足,进而拖累内需。 如果通胀预期不断升温,货币扩张节奏过快,可能诱发资产泡沫。如果通胀压力最终无法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必然面临困境。而控制通胀的举措又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控制通胀都是未来的主要目标之一。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